写问题
今天,新加坡全岛被染成红色!战斗机、坦克出动!黄循财总理重要讲话~
椰子 · 2025年08月11日 11:53
阅读 281

↓点击进入新加坡椰子帮

椰子谢谢各位衣食父母的喜欢!^_^
为文章点上“在看”分享点赞哦~

 

 

 

今天是2025年8月9日,新加坡的第60个生日。
 
全岛都沉浸在欢乐的海洋里,一系列活动和庆典在全岛各处都能见到。
 
就在今天,整个新加坡,已经完全被红色点亮了!
 
 
 
新加坡全国沸腾!
 

今天的国庆氛围无处不在,全岛洋溢靓丽红色。

 

组屋外齐刷刷地挂上新加坡国旗,成为新加坡今天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图源:小红书网友Ricardo
 
 
 

大多数小伙伴也身穿喜庆红衣出行,在路边挥舞着国旗欢庆国庆

 

图源:小红书网友TY

庆祝活动:

 

路上也随时都能看到一家子出动参加社区嘉年华活动,玩游戏迎国庆~除此此外,还有网友分享现场歌庆会,一堆人聚在一起用歌声迎接国庆~

 

图源:小红书网友琳达和Andreas

 

庆典现场:

 

多架酷飒军机携着新加坡国旗出动,壮观同时也将新加坡60岁生日喜讯传播到全岛~

 

 
 

图源:小红书用户@文洲

 

陆地上,庆典现场乐团响亮开路,坦克军械紧随其后,吸睛又威风

 

图源:小红书用户@文洲

 

看网友近日分享的现场视频,看着就令人激动。今年的国庆线上线下都一片热闹景象,让人感慨和怀念起了于2015年去世的国父李光耀。

 

 

1966年,他首次发表国庆群众演讲,当时他第一次跟大家讲自己对新加坡的愿景、期待:

 

一个拥有共同价值观、共同态度、共同展望以及共同语言的新加坡。

 

 
60年,新加坡翻天覆地!
 
今年是新加坡建国60周年,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新加坡从一个战后破败的小渔村,一步步发展成国际性都市,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60年前的牛车水,人们还经常要挑着扁担沿街叫卖。
 
 
而现在,这里已经变成了新加坡繁华的一张名片,商店、餐馆林立,背景已经变成了CBD的高楼大厦。
 
 
最早开埠的新加坡河一带,60年前河上还密密麻麻地散布着木船,不少人一大早就忙着在船上卸货。
 
 
现在,新加坡并没有丢掉航运的优势,但水上贸易已经转到了南部海岸线的圣淘沙、巴西班让、大士一带。
 
现在新加坡上的船已经完全变为了专供游客乘坐的游船。
 
 
建于 1929 年,采用令人赞叹的装饰艺术结构和圆顶天花板,从婚宴、晚宴到产品发布会和企业活动,为各种活动提供了富丽堂皇的空间。 新加坡首都大厦演艺剧场是新加坡独具特色的活动场馆,曾是接待名流和贵宾的知名场所。
 
 
这栋建筑现在得以保留,除了演出的功能外,附近还连接了豪华商场、酒店,成为市中心的一大好去处。
 
5 places to catch theatre productions in Singapore
 
还有阿拉伯街,60年它是这样的,还有道路镜头的苏丹回教堂:
 
 
现在,阿拉伯街上的商业活动依旧频繁,苏丹回教堂已经成为了新加坡多元种族文化的一张名片:
 
 
市中心的桥南路,1965年是这样的:
 
 
现在,我们几乎看不出它当年的影子了:
 
 
1965年的花柏山山顶,还没有建好通往圣淘沙的缆车。
 
 
现在这里不仅有缆车,还有一条最终通到国大附近的十几公里长的南部山脊,吸引了很多徒步爱好者。
 
另外,山顶上的餐馆因为风景好,每次情人节都特别受到情侣的青睐。
 
 
当年Fullerton Hotel附近还有警察巡逻,街上空空荡荡的没什么人,只有一个已经在新加坡消失的职业——三轮车夫出现在大街上。
 
 
到了现在,这里已经是新加坡最繁华的地方,每天都车水马龙,到处都是高楼,更别提门前的鱼尾狮雕像是百万游客来新加坡必打卡的地点之一了~
 
 
当年义顺崇拜一带是很典型的“乡下”,住在这里的都是没什么钱的人。
 
 
现在,忠邦已经变成了新加坡被捕一个著名的美食中心,很多食客坐一个小时地铁都要来这里吃上古早味的美食。
 
 
 
在当时的新加坡,骑楼(新加坡人管它叫五脚基)还是很多人居住和生活的地方。也有很多明星将这种充满特色文化的地方当作是拍摄电影的绝佳场景。
 
 
几十年了,经过政府的修缮和保护,一大批建筑得以保留,很多人依旧在这里工作和生活,充满了历史感的建筑继续在为新加坡的发展做着贡献。
 
Conservation shophouses in Geylang and Joo Chiat up for sale ...
 
在60年前,很多小孩的娱乐活动就只是跟着大人去水边玩,背景处是正在辛劳工作的大人们。
 
 
但是在现在,想要玩水孩子们可以去环境更好的东海岸公园和圣淘沙岛上,甚至在邻里购物中心内也有不少免费开放给他们的水上乐园。
 
 
营商环境在过去几十年变化最大,当年最常见的是在新加坡各条街道上沿街叫卖的小贩们,卖香料、卖冰淇淋、卖各种生活物资......
 
 
几十年前,一些卖干货、美食的人们只能挤在潮湿、拥挤的市场里面做生意。(这也是巴刹,也就是湿巴刹名字的起源)
 
 
而现在,很多人都搬到了卫生环境好且通风的小贩中心工作,再也不用担心健康问题了。
 
 
街上的小贩们也被安排进了组屋区楼下,或者CBD核心区域里的商店里,只有冰淇淋摊贩还得以保留,但随着政府已经停止发放这类营业执照,未来这个行业也会慢慢凋零。
 
 
在当年的新加坡,还有渔民的存在。很多家庭就靠着出海捕鱼生活,他们往往住在远离市中心的甘榜里。
 
 
现在,新加坡已经几乎看不见甘榜的痕迹,除了被保留下来的,新加坡最后一个甘榜,有人开价7000万新币但地契持有人依旧不愿意卖。
 
图片
新加坡现代化甘榜,图源:BBC
 
也得感谢建国总理李光耀,是他一手推荐了组屋建设体系。现在,有90%的新加坡人都拥有了自己的房子。
 
 
不变的是盛大的游行,当时大约有25000人在政府大厦一带庆祝其第二个独立日纪念日。
 
 
几十年过去了,庆典依旧,很多人即使不能到现场也会在家观看国庆庆典,这是独属于新加坡的、包含了身份认同的共同记忆。
 
图源:海峡时报
 
黄循财发表重要讲话
 
然而,过往的辉煌,并不能够代表一切,目前新加坡正在面临新一个关口。就任第二年,新加坡总理黄循财刚刚发表了国庆献词,呼吁全体新加坡人在各方面持续保持卓越,让新加坡能够应对一个竞争更激烈、局势更动荡分裂的世界。
 
 
 
 

60年前,新加坡共和国诞生了。在建国总理李光耀先生宣读的《新加坡独立宣言》中,他说,新加坡将永远是一个自主、民主与独立的国家。

 

独立并非我们的意愿。因为我们没有成为独立国家的先天条件。当时,建国领袖和先辈们都坚信,新加坡必须继续留在马来西亚。因为我们地小力薄、面对重重风险,实在难以独立生存。

 

然而,形势迫使我们独立。所以我们建国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回首一甲子的建国历程,我们可以体会到,新加坡当时的处境是多么岌岌可危。在许多关键时刻,我们都可能陷入更加凶险的困境。但尽管道路坎坷,我们仍然刻苦奋斗,辛勤耕耘,建立了今天的家园。

 

新加坡建国60周年意义非凡。因为在建国的道路上,几乎无人看好,而我们不仅坚持了下来,还取得亮眼的成绩。

 

虽然我们多次担心无法突破重围,但我们从不退缩,克服了种族冲突、英军撤退、经济危机、恐怖主义威胁和全球疫情等种种挑战。

 

每一次挫折,我们都能够振作起来,从中吸取经验,以坚定的意志,继续前进。

 

更重要的是,即使有强大的力量试图分化我们,我们始终团结一心。我们奋斗过,悲痛过,也磨练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建立了一个强盛、自由的国家;一个无论种族、言语或宗教,国人都能安居乐业的家园。

 

 

世界的变局

 

在新加坡60岁之际,我们又到了另一个分岔路口。

 

三个月前,我提到了世界的剧变。如今,情况更加严峻了。新的冲突不断爆发。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持续升温,贸易限制正在加深,而保护主义情绪也日益恶化。

 

在过去数十年的发展道路上,我们所熟悉且依赖的全球秩序,正逐渐瓦解。

 

如今,我们必须应对的是一个竞争加剧,比以往更加动荡分裂的世界。

 

尽管前方的路布满荆棘,但我们不会坐以待毙。我们会沉着应对眼前的挑战,并且用自己的方式和具体的行动,来打造一个属于我们的未来。

 

在最近的大选中,国人经过深思熟虑,明确地选择了大家认为最有能力的团队,来带领新加坡渡过动荡的局势。感谢大家对我们团队的信任,让我们有信心能够果断决策,坚定前行。

 

这也正是我们目前努力的方向。

 

全球经济仍将面临剧烈的挑战。各地企业都在延后发展和投资计划。

 

目前,我国经济展现出了韧性,但前景依然非常不明朗。

 

因此,政府成立了由副总理颜金勇领导的新加坡经济韧性小组。我们正在积极采取行动,协助企业应对当前的挑战,帮助国人稳定就业,并继续评估风险和制定策略,把握发展机遇。

 

但是,我们除了应对眼前的挑战,还要着眼未来,预测前方可能出现的变数。我们要未雨绸缪,随机应变。

 

其他国家已经在采取行动。他们拥有更多的资源、更大的人口,并且渴望取得成功。大国也会尽其所能,动用手头上所有的资源,不论是经济、科技还是地缘政治条件,来争取对自己有利的形势。这将让像新加坡这样的小国在竞争中面临更大的压力,更难持续发展。

 

因此,我们必须调整经济策略,来巩固我国的竞争力、深化我们的优势,让新加坡在这个剧变的世界中站稳脚跟,取得成功。

 

新加坡必须出类拔萃,才能保持领先的地位。我们要巩固凝聚力、秉持坚定的信念、并继续追求卓越。我们要有更敏捷的反应、更灵活的适应力,也要更精明地求新求变。

 

这包括积极采纳新科技,如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等,并有效地运用在经济的各层面。我们要协助国人、工友和企业充分利用这些技术,来加强我们的竞争优势。

 

改革的步伐是迅速的,甚至会让人担忧和难以适应。我们将经历颠覆性的改变,不是每个人都能应付自如。

 

不过,没有人需要独自面对这些挑战。因为,政府会一如既往与您并肩同行。我们将为国人提供更多培训和提升的机会。我们也会加强社会安全网,帮助每一个遭遇挫折的国人重新站起来,自信地面对未来。

 

这也是我推出“新加坡携手前进”运动的初衷,来更新我们的社会契约,帮助每一个国人坚定地向前迈进。

 

我们已经落实了新措施,如“技能创前程求职援助计划”,来帮助失去工作的国人重新出发。接下来,政府会更努力地帮助低收入的工友和家庭,并且提供更多途径,让每一个国人,无论起点,都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全国人民上下一心,共同努力。我们同社会团体、企业、工会和许多的热心人士携手合作,制定解决方案、落实新点子,带来切实的影响。

 

这种互爱互助、同甘共苦的精神至关重要。因为,新加坡的未来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实际行动、同理心、相互扶持,来共同创造。

 
 

新加坡精神

 

而这一切的核心,正是我们的新加坡精神:全民一心,同负使命,并肩前行。

 

小国经不起分裂。一直以来,新加坡凭借着国人的团结力量,同舟共济,排除万难。

 

尽管我们来自不同的族群、说着不同的语言,也拥有不同的信仰,但联结我们的,是一份更深厚的情感,是对彼此的承诺、对国家的忠诚。

 

过去的60年,一路走来,我们秉持坚定的信念。我们相信自己,相信彼此,相信新加坡的无限可能。也正是这样的信念,推动着我们一步一脚印地建设我们的家园。而随着变化的步伐加快,世界局势更加风云莫测,这份团结精神将更弥足珍贵。

 

我现在就在政府大厦前的大草场。这是新加坡历史上一个意义非凡的地方。在1959年,当新加坡成为自治邦后,尤索夫·伊萨先生(Mr Yusof Ishak)就是在这里宣誓为新加坡的第一任元首。在1966年,我们也是在这里举行新加坡独立后的首个国庆庆典。

 

在我们纪念建国60周年的时刻,除了要回首建国历程,我们也要展望未来。为此,我们在乌节图书馆举办一个特展,邀请国人回顾过去,一同分享大家对新加坡未来的憧憬和期望。

 

目前,已有学生前来参观。而在这个月底,公众将能免费参观特展。

 

到时,你可以看到大家对未来的期许。在这里,这些梦想汇聚成国人对新加坡的愿景。

 

让我们同心协力,在家庭、学校、社区内尽一份力,携手打造理想中的新加坡。

 

新加坡仅用了60年,从第三世界国家发展成为了第一世界国家。这靠的不是运气,而是我们永不言弃的意志和坚韧的团结精神。

 

如今,一个新的篇章即将开始。让我们承前启后,满怀信心地继续谱写我们的新加坡故事。

 

为了你我、为了我们的子子孙孙,也为了世世代代的新加坡人,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祝大家国庆日快乐!Majulah Singapura!

 

图源:早报

 
 
 
 

今天是8月9日,新加坡国庆日。挺过了几年前的艰难时光,面对着更多不确定性,可新加坡依旧在大步前进着。

 

椰子祝新加坡60岁生日快乐!也希望大家都能愉快度过这个假期~

 

图片

THE END
参与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匿名
全部评论
关注狮城椰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