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宣布成功走出疫情大流行,并表达了重启与各国来往,加强与各国合作的态度。
图源:8视界
外交部门也积极响应,与各国的外交部门积极交流,短短几天,不断传来好消息。
中国官宣走出疫情
新中航班将有序恢复
就在前天,新加坡外交部长维文医生应邀前往北京,与中国外交部长秦刚等高层进行了各方面的交谈。
图源:新加坡外交部
维文医生为期三天的访华行程尚未结束,新中两国加强恢复交流,有序恢复航班的消息马上就传出来了!
除此之外,两方还承诺将加强探寻在数码和绿色经济等新兴领域的合作。
恢复航班可是维文医生此趟行程的“指标性任务”,维文医生在会谈开场就提到了航班。
维文医生指出:新加坡与中国内地现在的航班数量恢复到每周约56趟,只有疫情前的14%,因此自己肩负一个重要指标,那就是尽快将这个航班数字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
随着访华之旅即将结束,维文医生也向秦刚发出邀请,并表示欢迎中国高层来访新加坡。
杭州学生阳性
官方回应:非二轮感染
2月19日,杭州某学校发布停课通知,该话题迅速突然冲上微博热搜。
某学校在同一天内,陆续收到同一个班的请假申请。
到了傍晚,该班级已经有10名学生出现发热症状,在家做抗原检测的结果显示为阳性,因此考虑这次发热事件是由新冠引起的。
学校按照“乙类乙管”处置预案,将情况报给了疾控部门,并发布了班级停课四天的通知。
一经发布,引来各方关注。
大部人都表示理解学校的做法,毕竟,不管是什么传染病,只要感染比例较高,停课就是最优解。
除此之外,还有人指出,大家的重点难道不是“二轮感染”吗?会不会是XBB1.5?
2月16日,在杭州停课前,中疾控发布的《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中就有提到:中国内地首次检测出XBB.1.5本土感染者。
当天甚至有人将这个讯息当做是二轮感染的前奏,因此,大家才会将杭州多起阳性一事与XBB1.5联系起来。
官方在第二天的公告中提到:这次感染新冠的学生们都是首次感染,并非二轮感染。
对此,病毒学家、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生物医学学院教授金冬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是这样说的:在第一波感染中,老少人群被保护得很好,因此发生了滞后性的感染。
同时金冬雁还指出,据目前而言,内地出现XBB毒株引起第二轮疫情的概率非常小。
南开大学公共卫生与健康研究院教授孙亚民还补充道,不能将中国检测到XBB1.5毒株看作是第二轮疫情的开始。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及肝病中心副主任、疑难感染病中心主任彭劼则认为,虽然不能阻止XBB1.5流入中国,但是大概率半年内该毒株不会引发新一轮感染潮。
图源:heraldo
新加坡:只要做到这些
XBB1.5的杀伤力将大大降低
其实也不能怪网友们捕风捉影,实在是XBB1.5被大家传得“太邪乎”了!
XBB1.5并不是新毒株,早在去年10月就已经在美国流行了,并且感染能力极强,还被大家称为“海怪克拉肯”。
进入2023年后,就感染了至少40个国家/地区,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地也相继发现他的踪影。
XBB1.5的感染能力甚至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认证”,WHO表示:XBB1.5是迄今最具有传染力的奥密克戎(Omicron)亚型变异株。
图源:yalemedicine
XBB1.5的感染力得到全球认可,不过他的“弱势”却总是被大家忽略......
“XBB1.5没有特定的突变,因此,他跟其他亚型的XBB毒株相似,危险系数并没提高!”这也是WHO的原话。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许文波也在发布会上表明,XBB1.5毒株的致病力与奥密克戎没有显著的区别。
因此XBB1.5只是传染性高一点的XBB毒株罢了,没有啥特殊的~
今年1月份XBB1.5进入香港时,港政府专家顾问、港大医学院内科学系传染病科主任孔繁毅接受了电视台的采访。
他公开指出:由于XBB.1.5的破坏力很低,因此大部分人感染后都只会出现轻微的病症。
图源:rthk
除了XBB1.5本身的破坏力没有变强外,中国人的全体免疫力也大大提升,这显得XBB1.5反倒不如之前的毒株占“优势”。
随着第一波感染,中国目前有80%以上的人都已经跟奥密克戎亲密接触过了,在一定时间内抗体水平较高。
根据中疾控中心2月18日发布的《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从12月中旬开始,各省的核酸阳性率开始直线下滑。
而XBB1.5也是奥密克戎的分支,所以再次感染的几率比较小!
并且,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DBC)1月25的报告,现在的二价疫苗,可以有效预防XBB1.5!
据数据统计,注射二价加强针后,成年人有症状风险可降低一半,而60岁以上老人的感染风险可降低1/3。
图源:washingtonpost
如果大家还不放心,那就看看“过来人”——新加坡。
去年9月,XBB型毒株就已经成为本地主流毒株,有网友还称其为“小宝贝”(XBB谐音)。
虽然XBB短时间内就占据新增感染人群的70%,迅速登上“榜一”,但是到11月中时,XBB的优势明显弱了下去。
新加坡卫生部网站的资料显示,本地去年12月出现的本土病例感染的都是奥密克戎毒株,52%感染的是XBB谱系的变异毒株,包括XBB.1.5变种。
图源:新加坡卫生部
新加坡的主流毒株虽然有变, 但据卫生部的观察,新冠患者的死亡率或重症监护需求没有增加。
从新加坡9-11月的新增感染数据和死亡数据来看,完成基本接种的人,病死率0.023%,未完成基本接种的,死亡率为0.067%,都远低于世卫公布的死亡率。
为什么在面对感染力极强的XBB病毒,新加坡却能不伤元气 ?
这得益于新加坡的疫苗普及率极高,大约93%的人群都完成了基本接种,还有不少人接种了加强剂。
示意图
除此之外,新加坡的感染率其实也很高,但是感染后的症状并不严重,很快就过去了,这也相当于给新加坡人增加了免疫力。
并且,新加坡人虽然全面放开,连口罩都不戴了,但是本地的二价疫苗可没有停!
另外,新加坡采取了“分诊制度”,减少医疗挤兑,即使出现重症患者,也能及时得到救治,从而转危为安。
示意图
因此,只要科学防护,不管是“小宝贝”还是“海怪克拉肯”都不可怕。咱们已经变强了,对比起来现在的XBB1.5其实就是个“小菜鸡”。
不过,老人与小孩以及免疫力较低的小伙伴,还是不能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