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这几天在中国网络上引起一阵轰动的辉瑞新冠特效药Paxlovid,最终也因“价高”而无法进入中国医保。
不过,根据《金融时报》的报道,美国辉瑞公司首席执行官艾伯乐(Albert Bourla)表示,辉瑞去年已与一家中国企业签署协议生产Paxlovid。

来源:金融时报
“我们预计,要到今年年底才能实现本地化生产,但随着我所看到的进展以及中国官方为生产所做的清理(障碍)努力,这将更早(未来三到四个月内)实现”。艾伯乐补充说道。
新冠疫情已经“悄咪咪”地来到了第三年,近段时间虽然没有再出现德尔塔、奥密克戎一样的大型变异株,但各类奥密克戎亚型变异株倒是层出不穷。
无论是目前正在中国集中出现的BA.5及BF.7亚变种毒株,又或者曾经在新加坡引发了一轮感染潮,目前正在美国全境喜肆虐的XBB毒株,都让新冠疫情余波未消。
世卫组织,最近对于新冠病毒似乎又有了新的看法。特别是对于XBB毒株,一位世卫组织官员似乎对它相当忧心忡忡。
这段时间,奥密克戎变体的一个新分支XBB1.5,正在迅速占领美国部分地区,特别是在东北部。
而且,也有迹象表明最近一段时间,感染这个亚变种毒株的患者人数不断上升。
当地的病毒专家和医生说,圣诞元旦假期期间,节日聚会和XBB.1.5亚变体的到来正在造成更多的新冠病毒感染。这反映在住院人数的增加和最近废水病毒水平的攀升。
在美国全国范围内,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于上周五表示,截至1月7日的一周内,XBB.1.5亚变体估计占病例总数的27.5%,仅次于BQ.1.1毒株。
而CDC估计,在新英格兰和纽约地区,XBB.1.5已经飙升到大约四分之三的病例!
不仅如此,XBB1.5在欧洲,也已成为快速上升的新冠病毒毒株。截至2022年12月28日的一周内,英国有近300万人感染了XBB.1.5。
英国病毒学家温蒂在接受美联社采访时表示,从病毒演变的角度来看,XBB.1.5毒株的传染性很强。
XBB亚变种毒株的扩散性传播,已经成为了世卫组织无法忽略的一个现象了。
因此在昨天,世卫组织欧洲紧急事务办事处高级官员凯瑟琳·斯莫尔伍德在一场新闻会上表示,世界各国应该都要考虑,重新在高风险环境中要求所有乘客戴好口罩了。
图源:见水印
像是前往美国这个亚型变异株广泛传播地区的长途航班,是这位世卫官员建议实行这项新规的重点关照领域。
在控制病毒传播上,凯瑟琳·斯莫尔伍德认为所有国家都不应该只关注一个特定的地理区域,甚至是对一些国家的旅客以“歧视性的方式”实行旅行限制。
不过,虽然新冠疫情看起来还远未“结束”,但世卫组织对此却似乎有着不一样的看法。
据路透社报道,本月27日,世卫组织将开会讨论重新定义新冠作为“全球公共卫生紧急事件”。
据悉,会后世卫紧急委员会将向世卫秘书长谭德塞提出建议,并由他做出最终决定,要不要取消从2020年1月起实施的这项“国际关注公共卫生紧急事件”(PHEIC)。这也是世卫组织的最高警戒级别。
不过,现在这点似乎在世卫组织内部未能达成共识。报道称有一些专家认为,有些国家的新冠感染率依旧居高不下,现在就解除新冠疫情的紧急状态可能为时过早。
不论如何,XBB毒株有蔓延全球,并且成为主流毒株的趋势,也确实不得不防。
然而,虽然数据看起来相当震撼,但XBB毒株的危害性或许并不如很多人想的那么强。
熟悉新加坡抗疫之路的小伙伴,或许都能记起,在去年9月底至11月将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新加坡曾经是被XBB毒株(当时还是XBB 1,不是现在再度变异一部分的XBB 1.5)肆虐了好一阵子。
不过,横向对比近一年,几次由不同种新冠毒株导致的疫情浪潮,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XBB的致命性是最低的。
当然,导致新加坡感染XBB毒株的死亡人数不如德尔塔毒株,甚至不如其他奥密克戎亚变种毒株的因素,也有可能是因为新加坡疫苗接种率提高了。
但不论如何,XBB病毒虽然被很多人称为“毒王”,其在现实世界里,对新加坡带来的危害却并不大。
这一点,也可以从新加坡卫生部长王乙康的公开讲话里看出。
去年10月10日,在XBB疫情升温的时候,王乙康在耶鲁-国大学院的一项活动中发表讲话时,透露了当时新加坡的实时疫情数据。
在当时,新加坡的二次感染率来到了15%,XBB疫情峰值(10月13日前后)的情况是大概每天8000多人感染,2到3人死亡。
他说“我们不知道会不会出现一大波疫情,因为这取决于二度感染率,目前二度感染率为15%,也就是每百名病患中有15人会再次感染冠病。当我们开始看到二度感染率增至大约50%时,就会有新一波疫情,因此让我们继续密切关注。”
而现实情况是,这轮二次感染率并没有继续快速上升,因为全社会抗体水平较高,所以王乙康这次发言后没几天,XBB轮疫情就开始快速下降消退了。
而且,虽然新加坡当时的二次感染率已经不算太低,但实际上带来的危害似乎也不高。
当时,医学期刊《自然医学》刊载的一篇美国研究指出,二度感染冠病的死亡和重症风险比首次感染更高,还引来了新加坡议员在国会上的质询。
不过,这份研究结果在传到新加坡后,一些本地的卫生专家似乎提出了不太一样的看法,认为研究结果有失偏颇。
“二次感染新冠并不会更危险...”,来源:海峡时报
其中,新加坡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的新兴传染病专家Ooi Eng Eong教授,更是在接受《海峡时报》采访时表示他“对这项研究如何通过同行评审感到震惊”!
王乙康更是公开回应说,相关媒体的报道既不准确也不明确,引用本地数据说明,王乙康说新加坡二度染疫的死亡率和重症率均低于首度染疫。
具体来看,根据卫生部数据显示,新加坡二度染疫的死亡率为每10万例4起,远低于首次染疫的每10万例35起。
而本地二度染疫的重症率同样比首次染疫低:二度染疫的重症率为每10万例232起,低于首次染疫的每10万例282起。
针对当时在新加坡网络上时常出现的、鼓吹XBB毒株导致本地疫情急速恶化,多人感染重症甚至死亡的谣言,卫生部还特意在官网上做出澄清,并扬言将对造谣者采取行动。
“没有证据显示XBB会导致更严重的症状...”,来源:卫生部
总而言之,虽然XBB的确“贡献了”去年新加坡最后一波疫情高峰期,但却没有引发可怕的疫情爆炸,也没让新加坡社会多么恐慌。
因此,对于XBB毒株,大家似乎也不用太过担忧。虽然它具有免疫逃逸现象是事实,传播性相对来说是最强的那一档,但新加坡的例子足以证明,这不是一个改变人类现有防疫模式的新毒株。
根据新加坡政府的预估,现在新加坡已有60%-70%的人口已经至少感染过一次新冠了。(有些人感染后在家自测隔离并未上报)
但是,感染新冠后产生的抗体并不是永久性存在的,也不一定能防住下一次新冠病毒的攻击。新加坡政府目前正在考虑,将定期的新冠疫苗接种当作未来生活人们都需适应的一种新常态。
这周一,在例行的国会演讲中,卫生部长王乙康在声明中表示:新加坡政府将鼓励民众每年都接种新冠疫苗,就像人们应对流感一样。
他解释到,现在新冠确实有朝着流感化的趋势在发展,而接种疫苗,也被证明是应对新冠减少死亡,目前最行之有效的办法。
“目前的情况是,我们正在经历周围感染人数不断增加的威胁。这也清楚地说明了为什么疫苗接种,需要成为我们持续防御新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王乙康是这么说的。
现在,想要新加坡获得“最低限度保护”,就必须接种至少三针mRNA/Novavax疫苗,或是接种至少四针科兴疫苗。
而如果想要得到“最新保护”,则必须在最后接种疫苗时间的五个月后,再接种新一剂疫苗。
如果不出意外,全球不再有高致命性的新变种毒株出现的话,新加坡似乎并不打算重回封控的老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