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星期二,新加坡病例不出意外反弹重回5位数,报15851例,但跟上周二相比又下降了不少。
连续数周波浪式下降的病例曲线,宣告新加坡这波疫情峰值已过!
随着英国宣布彻底开放边境、回到疫情前,新加坡专家似乎也达成了一致:
要继续开边境,很可能不用检测了。甚至有建议户外不戴口罩,社交规模上升至10人。
病例反弹这件事现在正在欧洲发生,人称第6波!在亚洲,不久前解封的韩国新增病例飙涨至全球第一,日增40万!让人难以置信。
今天新加坡移民局公布了一组数字,2022年的前两个月,一共发了7.2万本护照。
远高于去年前九个月平均每月发出1万6800本护照的水平。
众所周知,护照主要用于国际旅行,只能说明一件事,更多新加坡人要出国了~
这个猜测也在旅行社那里得到验证,有业者说今年1月至3月的生意与疫情前相比已经恢复50%,对下半年的业绩很有信心。
防疫小组组长黄循财在上周提到,如果病例继续下降,将会允许人们更自由地出国。
新加坡还能继续开放吗?昨天新加坡几位权威专家又坐在一起讨论了。
我们已经对新加坡的几位专家眼熟了,他们分别是来自国大医院、国大医学院和国家传染病中心的教授,每次在政策之前都会有“吹风”的消息。
在谈论会上三位教授都同意,放宽措施要考虑到医院的收治能力。
国大医院的费舍尔教授指出,输入病例只是新加坡每日病例数的一小部分。
目前旅行所需的检测 "昂贵不便,使旅行者望而却步",他认为放松对新加坡的旅行将为每个人创造生计,从巴士经营者到咖啡馆老板。
"当你权衡放宽旅行的社会和经济利益时,它是有价值的。”
国大医学院的张教授说,新加坡需要保持其作为航空枢纽的战略优势,并应允许任何接种疫苗的人进入,而不是依赖接种疫苗的旅行通道(VTLs)。
泰国从2月1日开始向接种疫苗的人免隔离开放边境;菲律宾从2月10日起,澳大利亚从2月21日起,马来西亚将从4月1日开始这样做。
梁教授则相对保守表示,即使旅行措施放宽了,也需要对全球和本地情况进行监测。
“现在是时候取消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测试,甚至取消已接种疫苗的旅行者进行抗原快速测试(ART)。”
你没看错,专家们建议的是完全取消入境新加坡的检测。
其实从昨天3月15日起,VTL和低风险国家进入新加坡的人已经不需要核酸检测,仅在24小时内自行做快速抗原检测即可。
如果日后连抗原检测也不需要了,那么基本上又向英国靠近了一步。
在我们昨晚熟睡的时候,英国又当了“全球第一个吃螃蟹的”,刚刚宣布取消所有限制。
不管你有没有接种疫苗,都不需要入境检测,彻底恢复到疫情之前~
● 前往英国前需要填写passenger locator form
● 未完全接种疫苗的旅客必须在出发前进行核酸检测,填写表格,并在抵达英国后预订并支付PCR测试费用
而英国交通部长表示这些入境限制将于周五,也就是3月18日凌晨04:00时结束!
3月18日之后入境英国:
● 入境英国的所有旅客不再需要进行任何形式的新冠病毒检测
● 入境英国不再需要填写passenger locator form
● 无论是否接种了新冠疫苗,所有旅客不再需要进行出发前的新冠检测,和入境后第二天的测试等
● 不再要求旅客入境英国后的自我隔离(按照英国现行规定,居民在确诊新冠阳性后尽可能自觉居家,但仅仅是建议,并非法规强制令)

这对想要旅行和留学的人来说是个好消息,取消限制不仅意味着更自由,相关花费也变少了。
随后南航,国航,维珍陆续宣布恢复中国和英国的直航航班。
网友纷纷评论:英国人又敢当“小白鼠”为全世界做试验了……
不过也有人说之所以能“躺平”,是因为英国经过了高疫苗接种率和高自然感染率,该国的病死率已经低于流感。
事实上,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国家,因为仓促开放,现在都面临着病例回升。
BBC报道称英国苏格兰正在经历最大规模的病例激增,激增背后就是奥密克戎亚型变异毒株BA.2。
随着更具传染性的BA.2迅速传播,整个欧洲都在经历病例大反弹。
德国感染率连续四天破纪录,奥地利病例也达到新高,荷兰病例则在解除几乎所有限制后翻了一倍!
但大多数欧洲国家不愿意再进行限制,因为战争已经导致生活成本上身,经济不能再差了……
例如法国就在病例激增的大背景再继续解封,周一发过解除几乎所有限制措施,
包括不再强制民众在学校、办公室和商店等多数公共场所戴口罩。
美国有专家断言,现在欧洲经历的就是由BA.2推动的第六波疫情。
Omicron的原始版本被称为BA.1,但今年年初,一些国家报告说涉及BA.2亚变体的病例增加。
对大多数人来说,BA.2 Omicron也会导致比Delta更温和的疾病,但它似乎传播得更快。
据丹麦科学家称,它的传播速度可能是BA.1的1.5倍。
以苏格兰为例,BA.2现在是苏格兰的主导毒株--占85%的病例,而且接种疫苗不能保证你不会再次感染,大约10%的新病例是再次感染。
在病例激增的欧洲国家中,爱尔兰、英国和荷兰的住院人数也有所上升。同时所有国家奥密克戎BA.2变种的感染比例也在上升。
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所长认为,这可能标志着欧洲第6波感染潮的开始。
“第6波”原因将是复杂多样的,包括早前疫苗免疫保护作用减弱、以及许多国家放宽限制所导致。
其实早在2020年就有专家预测过,新冠疫情必然是一波一波的,现在看来完全言中。
因为病毒会不断地变异,新变种替代旧变种,生生不息。
欧洲国家这么“勇”,新加坡也在跃跃欲试想要进一步开放,
但是亚洲国家的情况总归和欧洲不同,最大的不同可能在于人口密度,另外过去人口中的自然感染率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谁能想到,在各国普遍解封的情况下,日增全球第一的竟然是韩国?
韩国单日新增40万例!死亡人数达293!写下疫情暴发以来新高。
据全球统计网站Worldometer公布的最新数据,韩国确诊数约占全球总确诊病例的26.5%,超出第二名德国10万例。
有篇题为《全球确诊韩国占21%,政府却让民众‘自己小心’》的社论称,在疫情如此严重的情况下,韩国政府的防疫政策愈发令人费解。
韩国人口5000万出头,日增40万例,专家预计可能要达到峰值了。
每日几百例的死亡,让韩国殡葬业不堪重负,按照他们的习俗葬礼通常在逝者死后三天举行,俗称“三日葬”。
很难想象,几个月前,韩国是和新加坡差不多的病例规模,当时两国还宣布互通VTL旅游通道。
现在韩国这样的感染率和死亡率,给新加坡敲响了警钟!
我们再回到前面的专家小组会议,这几位专家均来自医院或者医学院一线,他们最关心的也是怎么平衡开放和医疗资源。
张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Saw Swee Hock公共卫生学院院长)说,决定放宽新加坡的新冠措施取决于医疗系统是否准备好了,因为一旦当局这样做,感染率肯定会回升。
但他预测,大多数现行的新冠防疫措施将在今年2022年内放宽。
"我认为,人们的心理将从不必在外面戴口罩,以及允许10个人在家里过生日/过圣诞节/中国新年中受益良多。"
但他同时也提醒说,新加坡应该提前做好准备,如果今后出现新变种而导致病例激增,医院又会开始爆满……
椰友们,可见新加坡的专家们已经给出了一些解封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