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第一周(3日到7日),公共交通全天平均乘客量已经恢复到疫情前的约67%。




据贸工部不完全统计,2020年3月到2021年9月,本地至少7万3000多家实体门店停止运营。
过去2年中,平均每个月注销的公司约有3840家。
波及的行业非常广泛,首批是旅游业,餐饮业,服务业,紧接着轮到娱乐休闲行业、零售业、电力市场等等。
过去两年,有很多店已经关门/倒闭/永久退出新加坡。
现在,马上月底就要过年。重新见朋友约饭局的小伙伴,突然发现自己常去的地方没了。
以下的20家有没有你们曾去过,或者一度熟悉的呢?
丰和影院(Filmgarde Cineplexes)
2007年创立的丰和影院,原本在新加坡有3家分店。
现已官宣今年3月之前会关闭其中两家门店:Bugis+和世纪广场(Century Square)。
他们发文告解释为什么会做出这个选择:
“电影业在这个数码化时代发生巨变,线上流媒体平台激增改变全球影片经营模式,另外也是因为租约到期。”
“新加坡电影院满座率一直在降,新冠疫情的出现加剧了这种趋势。”
所以是时代变了,去电影院的人所带来得见经济效益已经不足以覆盖他们的全部经营支出。
疫情还衍生了在家办公模式,想要看电影上网就行。
但还有不少丰和影院的忠粉,觉得很不舍:“这是我最爱去的电影院了。”
有人第一份工作就是在丰和。“我19岁的时候在他们那做第一份工,刚好就是这两家店。”
虽然他们在其他地方还有分店,但有种感觉你肯定能懂,不在就是不在了。
162年历史的罗敏申倒闭后,One Assembly也倒了
大家还记得罗敏申百货吗?
就是那家162年新加坡老字号,2020年底的时候宣布关门,当时引来现场超过600人排队抢购↓
一开始网友们震惊
后来关心什么时候打折,手里的优惠券都还没用完,最后就开始大排长龙
大家可能没想到,罗敏申百货倒了以后,又搬来了一家One Assembly。
这家公司在2021年1月接管罗敏申的场所,以类百货商店概念提供从服装到美容产品和家庭用品的商品~

但让人觉得震惊的是,他们在今年1月3日也关门了。
开业才一年......
樟宜机场Naiise Iconic
Naiise Oconic可能有的小伙伴不熟。
但如果在樟宜机场工作的,或者到新加坡旅游的肯定清楚。它原本在新加坡有5家分店,但因为疫情一直在陆续关店。
就在今年4月,他们关掉了在樟宜机场的最后一家实体分店。
以后买新加坡纪念品,或者是文具、家居用品、本地书籍等等,就又少了一个去处......
国际名牌A&F关闭新加坡唯一门店
美国休闲服饰品牌A&F((Abercrombie & Fitch) ),10年前落地新加坡开店,一鸣惊人!
几十个高颜值半裸男模一字排开,满眼的腹肌和胸肌,视觉冲击力太强。
引得路人疯狂拍照,赚足了噱头~

可惜十年后风光不再……
他们于去年4月19日发声明,将于5月2日关闭其新加坡实体店。
牛车水美食街关闭
去年最让人惊讶的事件,就是牛车水美食街关闭。

很多网友震惊,是因为他们很久没有去牛车水了。
没有游客、本地人日渐减少、自然也没有生意,牛车水美食街可以说是新冠疫情的“最大受害者”。
以前来新加坡旅游的人必去牛车水,在美食街美美地吃上一顿。
(图源:Eater)
然后新冠袭来……
从新加坡2020年3月开始进行边境管制之后,牛车水美食街就变成了这样。
(图源:passblue)
密密麻麻的空椅子仿佛在诉说以前有热闹。
在没有游客一阵子之后,牛车水美食街再度改造翻新,增加了一些本地人爱的各国美食。
但也难以挽救颓势。
当时的留言区,一片怀念声音↓
Black Angus Steakhouse黑安格斯牛排馆
这家牛排馆位于乌节路,在本地也开了差不多23年左右。
但因为这场新冠疫情来得快,去得慢,这家20年老店也扛不住只能官宣倒闭了。
今年7月23日,他们发表官方帖文宣布从8月1日起停止营业。↓
网友大受震撼,在新加坡最喜欢去的牛排店关门了↓
“很难过,又一家做的很棒的牛排店也倒了,我会想念你们家的美食,牛排、牛肉汤、汉堡、沙拉还有儿童套餐。”
武吉士的 Food Junction
BugisJunction的福将坊(food junction),在去年12月3日就宣布永久关闭。
但没有透露因为什么原因。
Cineleisure Orchard 的口福
位于Cineleisure Orchard 的口福也悄咪咪地关了。
他们曾在2020年4月进行过升级,可是2021年好像还是撑不下去关门了。
这不是口福在近两年关闭的第一家。2020年他们已经关了cookhouse的分店。
开了8年的Pince & Pints
2021年7月,这家开了8年的龙虾餐馆宣布关门。
他们的关门告示是这么说的:
“我们可能已经输掉了跟新冠的战斗,但我们仍然抱有想要为亲爱的支持者们服务的心愿”。
英国饼干品牌 Ben's Cookies
英国饼干品牌 Ben's Cookies,去年在新加坡接连关了2家分店。
7月8日的时候关闭Northpoint city分店,10月7日关了Wisma Atria分店。
最后关门的时候,宣布饼干7块7新币大促,当时还吸引了不少人排队↓
乌节路娘惹菜馆The Peranakan
这家娘惹菜馆在新加坡开了5年左右,在本地算是小有名气,因为他们家的娘惹菜很正宗。
但就在去年11月9日,菜馆官方宣布决定关店,结束营业。
负责人说,本来疫情前店里生意不错,可是疫情来了以后,一开始5人堂食,可以撑下去,后来2人堂食,营业额锐减。
关门前的2个月,他才给餐馆投入2万新元左右翻修。
“本来我们餐馆有135个座位,因为堂食跟防疫措施,能用的只有20多个。生意大不如前,吃不消。”
所以再三斟酌下,老板决定关门了......
厦门街26年老店瑞记关门
新加坡粤式鱼汤老店瑞记,在去年5月30日也宣布关闭厦门街分店,这里已经有26年历史。
当时他们是这么说的:
“我们经历了世界大战、经济萧条跟非典。但事实证明,新冠的影响对我们太大了,我们没法在当前这个大环境下继续亏损。”
很多人觉得非常遗憾。
这家老店是很多本地人心中的最爱,会专门开车去打卡吃饭。
至少5家电力零售商退出市场
从去年开始,新加坡就接连宣布几次涨水电了。
同时好几家电力零售商陆续宣布退出新加坡市场,包括iSwitch、Ohm Energy、百胜电力供应(Best Electricity)、UGS Energy、SilverCloud。
5家总共负责本地9%的家庭供电。
截至去年10月底,因为他们的退出,新加坡约14万户家庭和1万1千个商业账户转移到另一家零售商,或转回新能源集团。
KidZania
新加坡第二阶段解封前夕,6月16日,辉煌了4年的KidZania宣布永久关闭!
这消息一传出来,新加坡的宝妈们纷纷炸圈了!难以置信,这么好一个让孩子进行各种职业cosplay的地方竟然没了?
它不仅仅只是新加坡小孩的回忆,有很多国内游客来新加坡,也将它列入“必玩项”。
Marks & Spencer来福士城店
英国零售品牌Marks & Spencer(M&S)在来福士城的分店也关了(但其他店还会继续开)。
来源:vulvan post
来福士城的M&S分店其实算是罗敏申百货的姐妹店,租约是以宣布清盘的罗敏申百货的名义签的。
所以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了。
Gallery & Co倒闭
国家美术馆的餐馆兼文创精品店Gallery & Co宣布倒闭。
来源:Asiaone
这家是被疫情给祸害到关门的一个经典例子,开在国家美术馆,平时就靠旅游跟卖点礼品吃饭。
疫情没人来新加坡玩,这店子也就被“活活饿死”......
Esprit关闭新加坡16家门店
全岛随处可见的品牌Esprit也宣布关闭新加坡16家门店,甚至是直接官宣推出整个东南亚市场。
他们家的衣服款式,有时候还挺耐看的。
万家春中药行倒闭
1953年创立,到现在已经有67年历史的万家春中药行,因为没人继承宣布关门了。
这家店的中医师人很好,时不时会给邻居免费看病。
但年纪大了也由不得人,打理了几十年的药行最终还是得关门,不知道心里有没有遗憾。
STA Travel旅行社进入清盘
9月底,总部位于瑞士的STA旅游公司,在新加坡分公司也宣布进入清盘。
新加坡本地有682人因此从客户身份一跃变成STA的债权人,且每个人涉及的金额,从7新币到8万多新币不等!
债权人不光是个人,还有很多机构。
包括新加坡国立大学(NUS),新加坡管理大学(SMU),南洋理工大学(NTU)和共和理工学院。
甚至有其他上市组织包括中央公积金局,滨海艺术中心,新加坡童子军协会和新加坡电信等等。
赤裸裸的信赖,难逃疫情下的背叛。
估计谁都没料到这么牛气哄哄的一家旅行社,竟然也会在新加坡混不下去......
一波酒店关门
位于旧樟宜机场附近亨顿路的33号雨树酒店关门了。
在新加坡属于比较小家碧玉型的度假村酒店,2014年开业。进入到疫情期间,没了游客就是开一天亏一天,到11月真心撑不住了。

搞了一个清仓活动算是最后一波回馈新老客户,桌椅电视机灯饰餐具杯具挂画熨斗,能卖就卖。
一丝一毫的念想都不想留了的感觉。
另外还有个圣淘沙艾美酒店,门面够大够气派了吧。也没辙,10月底发了个帖子告别新老客户,从此以后也是江湖不见。
图源:tripadvisor
图源:B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