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在加沙地带发生的人道主义危机,牵动了全球人心。
这周新加坡国会复会,多名议员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外交部长维文医生参加辩论时也呼吁各方,允许人道主义援助立即送达受影响的平民,尤其是与加沙地区接壤的以色列和埃及。
时隔数日,又一批由新加坡自发筹集的人道援助物资,终于抵达了加沙。
这批价值200多万新币的援助,将全数交给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及新加坡红十字会,再交由向当地的红新月会。
据新加坡外交部报道,新加坡总理公署部长兼教育部和外交部第二部长孟理齐博士亲自前往中东,已于前天(11月10日)把这批物资送给国际人道救援组织。
这次的捐款包括200万新币现金以及价值13万新币的紧急救援物资,几乎全是新加坡个人和组织机构筹集的,包括为加沙人民提供医疗用品、食品、饮用水和卫生用品等等。
其中,新加坡回教理事会设立的Rahmatan Lil Alamin基金会 (RLAF) 负责筹集资金。昇菘集团捐出20万新币支持全福基金会的筹款活动。
另据报道,本月初,该非营利组织宣布筹款活动将延长至11月17日,迄今为止已筹集到超过460万新币。

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高级人道主义协调员希斯洛普说,新加坡人的慷慨解囊和支持将能拯救很多人的性命。
“让世界各地的人了解加沙人民的需求和所受的苦是很重要的。看到新加坡人民的踊跃支持后,我们知道新加坡人了解了(这个情况),也做出了回应。”
事实上,这不是第一次新加坡为加沙受难群体提供援助了。
早在10月中旬,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致慰问函给巴勒斯坦领导层时,就透露将以国家的名义捐赠30万新币,支持新加坡红十字会对加沙的人道救援行动。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新加坡电视台立即举办慈善义演《温情无国界 让爱川流不息》,林俊杰、曹格、范文芳等艺人纷纷上台演出。
义演一经播出,无数的新加坡民众纷纷拨打捐款电话,为那些在四川受灾的人民捐钱。现场的捐款热线被打爆,从演出一开始就没停下过!
最终,在节目结束时,一共筹得了685万新币的善款。并在之后成功增加到1000多万新币,全数交给相关部门赈灾。

而在新冠疫情爆发后,2020年2月8日,新加坡政府在樟宜机场举行了援助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医用物资交接仪式。
新加坡外交部通过时任中国驻新加坡大使洪小勇,向中国捐赠了包括检测试剂盒、抗病毒药物、橡胶手套等在内的首批援助物资。
很多时候,新加坡人并不会“独善其身”,而是积极为那些“和自己没有关系”但是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
在新加坡发生的好人好事,真的很多......
几个月前,一则采访视频在新加坡网络上迅速传播引起热议。
“新加坡人身上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善良”,图源:Youtube@MaxChernov
2009年,新加坡国立大学一名学生被诊断出换了骨癌,需要40万新币的治疗费用。
在得到本地媒体报道后,很多好心人纷纷慷慨解囊帮助这名学生。最终这名学生拿着钱回到了北京接受治疗.....
新加坡人在捐款或伸出援手时,其实很少去考虑受捐者国籍的因素。

在得知女子无法拿出这笔钱后,本地慈善组织立即在网上展开众筹。
经过一段时间后,平台成功达成目标,筹得105395.87新币!这名受伤女子也最终出院开始疗养。

21世纪初曾经在本地轰动一时的“黄娜案”,背后也有不少新加坡人提供帮助的身影。
在得知黄娜失踪后,新加坡很多徳士司机,在街上载客时都带着传单,见人必发,希望能找到这位小姑娘的踪迹。
志愿者组成搜索队,而专门寻找失踪者的网站Crime Library,也散发7万多张传单呼吁知情者提供资料。
有两名新加坡人分别开放5千和1万新币的赏金给找到黄娜的人,一家线上设计公司的经理也设置一个网站来提高人们的意识并搜集情报。
在得知黄娜死亡的消息后,也有不少新加坡人捐款给黄娜的妈妈黄淑英,希望能够帮助到她。
其实,不仅仅是在“大事”上愿意帮助他人,新加坡人的善意其实在日常生活的各种小事里也有完美体现......

上个月,网上流传的的视频一则显示,一名背着书包、穿着校服的男学生下雨天站在巴士车站,为下车的乘客们撑伞。
一些乘客对他微笑道谢。更多网民在视频下留言称赞男生“即使没有人注意,也在做对的事”。
今年2月,一名TikTok网友也拍下了一名穿着学校T恤的女中学生在红绿灯路口和附近的咖啡店之间来回走动,雨天为数名正在过马路的路人撑伞的画面。

某一天,一名阿嫲正在裕廊的某个地方过马路,她驼背拄着拐杖,同时也拖着购物车,步履蹒跚,显得相当吃力。
突然,一名身穿灰衣的男子走向她,主动帮她拖购物车。
眼见人行道的红绿灯转红了,但阿嫲仍未来得及穿过马路后,他举起手,示意来往的车子放慢速度,并让阿嫲牵着自己的手,花了约半分钟,陪她一步一步过马路。
图源:FB@Singapore Incidents
无独有偶,之前,在新加坡也有巴士司机一边用右手推着白发老妇的推车,一边让老妇扶着他的左手慢慢过马路的时候。
值得注意的是,快到路对面时马路上的交通灯已经转绿,但迎面而来的一辆摩托车和一辆货车还是在交通灯前停了下来。

几年前,新加坡文化、社区及青年部拍摄了一系列视频进行社会试验,以测试新加坡人会不会对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
第一位患有慢性背部疼痛的印度族妇女提着两袋看上去重甸甸的东西,在经过组屋时,路过的一位马来族男子将手中的东西交给妻子后就上前去帮她将东西提上阶梯。
画面一转,一名孕妇在超市中因为拿不到架子上货物时,也有人停下来询问她需不需要帮忙。
还有一名马来族男子,在公交车站附近掉了一地的文件,等待了一段时间后有人停下来帮他捡起并整理文件。
最后,还有一位突然急性焦虑症发作出现偏头痛的女子,在过马路的时候也得到了不少人的注意,有人甚至掏出雨伞为她遮阳,还搀扶她过马路。
当然,在这一系列视频里,也不是所有过路人都注意到了这些需要帮助的人们。
但是,从这一件又一件小事都可以看出,椰子觉得,新加坡人大体上,还是愿意为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的。
很多人觉得新加坡这个“路人行色匆忙”的城市很功利,但也有很多人持反对意见认为新加坡人足够温情。
在你们的视角里,新加坡究竟是个冷漠袖手旁观的社会,还是个富有爱心主动伸出援手帮助陌生人的社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