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娃留学,花100万新走"捷径"
触犯造假罪,坐牢7周
10月26日早上,一场“打假案”开庭。令人惊讶的是,此案与移民有关。
被告余某,是一名中国籍企业家。因犯下移民信息造假罪,他被告上了法庭。
据警方调查得知,2018年余某考虑到自家娃的未来,决定移民新加坡。
为了申请永久居民,余某找上了一位名叫“彬彬”(化名,无特指)的男子。对方自称是在中国的新加坡“移民顾问”。
图源:网络
“彬彬”对余某说,只要肯投资新加坡某家公司100万新元,就能够申请永久居民。
没有多想,2018年底,余某转给对方100万新元。
不过这次,对方补充说还得申请新加坡工作准证,所以要再花1.4万新元。
对于这笔额外多出的钱,“彬彬”解释道:1.4万新元用来购买一张美国某私人大学的学士文凭,这样PR申请的履历上才会“漂亮”。
余某很快就转了1万新给对方。经过“移民顾问”的暗箱操作,2019年2月,余某成功申请到工作准证来到新加坡。
图源:网络
成功拿准证后,余某在一家公司挂名,每月领着5000-10000新的薪水,过着美滋滋的闲暇生活。
然而纸总包不住火,2021年3月,新加坡人力部接到举报调查后,发现余某造假,除个人信息外,其余全是假的!
原来,“彬彬”给余某找投资公司时,并未提及申请PR一事,只说帮忙申请就业准证就行。
得知被“彬彬”耍了一道,余某悔不当初,却于事无补了。
目前,余某被判坐牢七周,警方仍在对另两名涉案同伙进行调查。
新加坡PR申请很严格
造假资料者直接踢出局
看完余某案件,椰子感觉这两三年时间,余某正常投资移民可能早就成为PR了。
只是PR申请之难,让很多人耐不住找中介走“捷径”。
对这些“捷径”者,新加坡当局是直接踢出局的,因为触犯法律红线了!
如果做了,那就准备好面对法律的”狂风暴雨“吧
材料造假:可被判监最长一年,或罚款最高4000新元,甚至两者兼施。此外,违例者在服刑期满后,将被遣送出境。
图源:网络
新加坡移民局之前统计时,发现平均每年有9万人申请PR,而其中每年约有32人被发现在申请时提供虚假材料。
别说还未申请,就算已申请通过,新加坡移民局都能给你“翻旧账”。
其中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是,一对菲律宾母女造假学历获得PR身份,10年后被严查。

图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