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问题
“老子不干了!”这个新加坡人月薪过万,却裸辞了!真实原因太让人羡慕~
狮城椰子 · 2022年08月17日 11:38
阅读 564

 
 
 
 

今日疫情快报

8月16日截至中午12点

新增病例5202例,另5人死亡

点击这里查看更多疫情详情

 

点击预约直播↓

 

 
 

 

 
最近,一个最新调查报告出炉——
 
很多新加坡人职场上班受气,辞职!
 
工作强度太大,不能兼顾私人生活,辞职!
 
 
总之宁愿不要工作,也绝不委屈了自己。
 
就算这份工作月薪过万!
 
 

从该调查结果来看,新加坡人在职场都很“任性”!

 

到底在新加坡人心中,什么样的神仙工作才符合他们期望?

 
 
深扒新加坡人的职场观!
椰子实地走访,他们这么说
 
今年2月到3月期间,跨国人力资源机构任仕达(Randstad)对新加坡本地员工展开“工作观察调查”。
 
(对象以经理级与科技业人才等专业人士为主)
 
这项调查每两年进行一次。
 
而今年的结果却大大惊人,新加坡人的“职场观”已经因为疫情发生了巨大改变。
 
受访对象累计有1000个职场人,年龄介于18岁到67岁,是本地社会就业的主力军。
 
图源:mashable SEA
 
主要调查了以下几个问题↓
 
1)工作不开心会不会辞职?
 
 41%的受访新加坡员工表示会,结果远超出全球平均水平的33%。
 
尤其是18岁到24岁的年龄群体,每两个人就有一个人表示工作不开心就辞职,比率高达48%。
 
2)如果工作占据你的大部分私人时间,让你无法享受生活,你会受不了辞职吗?
 
这个问题的回应因年龄群体不同,反应不一。
 
18岁到24岁年龄群体,56%受访者选择辞职;
25岁到34岁年龄群体,57%选择辞职;
45岁到54岁年龄群体,46%选择辞职;
 
 
图源:HR in Asia
 
据该报告分析,越年长成熟的人的金融观念不一样,他们更倾向于一个稳定职业,不会轻易跳槽冒风险。
 
而年轻人呢,有时间有精力也有野心,他们更愿意多做尝试以期达到自己的目标工作生活平衡。
 
说到工作平衡关系,在此次调查的受访者当中,有高达94%的人认为保持工作-生活平衡很重要。
 
 
 
3)新加坡员工如何看待工作跟生活平衡关系?
 
工作生活平衡,包含工作地点跟工作时间。
 
很多人期望工作地点可以灵活安排,受访者中高达77%的人希望自己的工作场所可以灵活变动。
 
只是现实生活中,仅52%的人表示公司允许自己远程办公。
 
有80%的人期望自己工作时间可以灵活安排。但现实能灵活安排自己工作时间的人只占了60%。
 
 
图源:海峡时报
 
而在这项调查进行时,已有约1/4(即27%)的受访者因为不能在家办公,已经辞职。
 
4)有多少人能接受职业对社会有贡献,但薪水低?
 
这个问题的回应,同样也跟年龄层不同有着比较不一样的反应。
 
18岁到24岁年龄群体,38%受访者选择辞职;
25岁到34岁年龄群体,46%选择辞职;
35岁到44岁年龄群体,39%选择辞职;
45岁到54岁年龄群体,47%选择辞职;
 
对于这千人受访者而言,生活跟工作一样重要。
 
而在这个疫情过后,灵活安排工作地点跟时间在新加坡正在逐渐转变为职场新主流。
 
 
图源:the business journals
 
据另一家人力咨询公司PeopleWorldwide的高层人员分析:
 
“灵活安排工作将越来越被视作员工权利。在一个工作岗位多于求职者的市场中,求职者有挑选权利。”
 
当然这一情形随着人力跟市场就业岗位需求变化改变。如求职者多过岗位,那没得挑了~
 
就这次的职场调查来看,多数新加坡人拒绝做工作狂人
 
那他们心中最理想的工作状态应该是怎么样的?
 
椰子近期走上街头采访新加坡上班族,有个别小伙伴是这么回应的(点击下方视频看看)↓
 
 
中国互联网巨头出海
新加坡人就职:中文得好、要加班!
 
近几年,中国企业出海已经成了主流趋势。
 
从2020年开始,中国互联网巨头包括阿里巴巴、字节跳动、腾讯以及爱奇艺在内陆续在新加坡设立区域总部。
 
到新加坡发展,自然少不了聘用新加坡员工。
 
 
不过,据部分就职于中国互联网大厂的新加坡人反应,不太能适应中国的职场文化。
 
其中特别是这几个方面:
 
1) 工作环境高度依赖华语
 
新加坡人的生活习惯,会讲华语,但更懂也更习惯英语环境,尤其是在工作上。
 
某中国大企前员工,就因为语言沟通障碍选择离职。
 
他表示:
 
虽然这家中国公司在新加坡的招聘过程用英语进行。但入职后,“几乎其他一切”都是以华语(即普通话)完成。
 
包括日常工作所需文件,这让他感到无比头大。
 
网传其中一份内部文件,图源:新浪财经
 
他认为自己的华语水平,还无法应付这类需求。
 
此外他也觉得既然中国公司要在新加坡发展,那么就最好“入乡随俗”。
 
新加坡虽有70%华裔,中文作为母语也是绝大部分华裔需要从小学直到O水准的必修科目。
 
中学华文课本也只是在教词语和成语
没有华文鉴赏和文章分析之类,图源:Carousell
 
但新加坡学校教的华语跟国内不在一个水平线。
 
 
多数新加坡人对于华语的要求,足够日常交流即可。
 
 
2)只提供固定年限的劳动合同
 
个别中国大企的劳动合同年限,通常为1-3年。跟新加坡多数公司聘请长期雇员的做法也有不小差异。
 
所以,新加坡认为这种合同工不那么正式,还需要努力才能“转正”,缺乏稳定性。
 
 
因为中国和新加坡劳动法不同,国内公司需在特定的理由下解雇员工。所以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给了企业更灵活的选择空间。
 
但在新加坡情况就不一样。
 
据同样就职中国大企的某新加坡员工表示,“正式工”及“合同工”的日常福利没有什么差异。
 
但两种员工得到的奖金差距可以达到三倍多......
 
 
3) 工作占用私人时间
(没有真正的休息时间)
 
国内大厂员工,近年来以超长“待机”时间全球出名。
 
有经验的新加坡人很直白地说,如果有人想进中国大企工作,那就需要做好加班准备。
 
 
曾就职过但已离职的人反应最多的问题就是:
 
没有真正的休息时间。
 
上司会在晚上、周末以及公共假期找TA。员工可以选择性忽略,但明知道有人在等回复,还是令人无法放松。
 
 
还有一个问题是中国大企的加班时间在国内放长假之前达到高峰。比如农历新年及“国庆黄金周”前加班加点工作,以弥补假期带来的时间损失。
 
所以对于追求工作跟生活达到平衡的新加坡人来说,没有真正的休息时间,不如离职。
 
 
英国爆发离职潮
新加坡人为什么敢辞职?
 

前阵子,传有中国大企在英国聘请的当地员工爆发了离职潮。

 

抖音国际版Tik Tok,原本搞视频路子发展挺红火。但自从搞起TikTok Shop以后,开始出现员工离职。

 

据知情人透露,英国Tik Tok电商团队至少20个员工离职,人数骤减,仅有初期的一半规模。
 
 
内部员工吐槽:“这就像一场游戏,每周都有人离职,每周一我们都会问谁被解雇了,谁辞职了。”
 
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当地英国员工,觉得自己得不到工作-生活平衡。
 
TikTok伦敦电商团队成员大倒苦水,一天都在高压工作↓
 
早起开工:英国跟中国有时差,得早起跟中国团队沟通。
 
很晚才下班:因为直播带货晚上效果更好;直播结束后,上司要求提交“反馈报告”。
 
下班以后:结束一天工作,还得待机及时响应工作请求。不回应,就会被公开点名批评。
 
 
而点燃英国员工离职潮的导火索,据说是因为TikTok欧洲电商负责人在某次会议上说:
 
“作为一名资本家,不认为企业应该提供产假”。
 
资本家的表态让员工心态大崩。全身心投入后还可能得不到稳定保障,一再剥夺员工的时间精力。
 
于是,TikTok在英国市场“翻船”。
 
TikTok的电商业务在英国处于探索阶段。
 
 
营业创收压力之下,员工工作强度大,长时间精神紧绷。再加上跟英国本土的职场文化不一样——
 
去年伦敦全职员工平均每周工作36.8小时,每个工作日平均7.5个小时。
 
而TikTok内部员工称,伦敦电商业务的人经常一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所以英国员工纷纷离职。
 
 
 
没有一个扎实的团队支撑,外界普遍认为TikTok的电商业务在英国搞不成了。
 
不过现在有这个传言,TikTok的电商业务接下来会往东南亚发展,新加坡是核心阵地。
 
那么如果工作机制不变,这套模式在新加坡又会有什么样的发展处境?
 
从前文提到的情况来看,新加坡人重视工作生活关系平衡的程度未必比英国人少。

 

不愿意做工作狂人,新加坡居民也有自己的底气。

 

图源:Flickr

 

1)新加坡全球第二富,人均GDP高,有底气敢辞职。

 

据最新国际货币基金(IMF)数据,新加坡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 per capita)达到13万1580美元。

 

这个数字仅次于卢森堡(14万0694美元)。

 

所以今年的新加坡,是全球第二个最富有国家。

 

从这个角度看,对于新加坡人来说,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但生活不会是工作。

 

因为他们的经济生活水平并不需要人拼命去谋生。

 

图源:savills

 

从岗位需求的角度来看,入驻新加坡的中外大企越来越多,职位多过人。

 

一个高学历有经验的专才不愁找不到工作。不去TikTok,可以去其他大企,不是非这家不可。

 

2)新加坡政府补贴

 

你可能听过,新加坡政府对新加坡人的照顾是“保姆式”的。

 

这话不假。

 

咱以2022年的财政预算案为例。

 

疫情爆发第三年,新加坡政府还在出台就业及企业援助配套,金额高达5亿新元。

 

 

如受新冠疫情严重影响的中小企业,每雇佣一位本地雇员,可获得1000新元津贴,每家企业最高可获得10000新元津贴。

 

这个动作就是在保障新加坡人的求职空间。

 

此外,因新冠疫情失业或被迫休无薪假的员工,可申请新冠疫情复苏补贴。

 

这项补贴的有效期已延长至2022年底,援助额高达每月700新元,为期三个月。

 

这又是另一层保障,失业了给补助。

 

 

类似的“保障措施”,在过去大流行期间很常见。保姆式的庇护下,任性一点也很正常。

 
椰友们,你们认为呢?
 
什么情况下你们会对现在的工作说不?留言聊聊~

 

 

 

#关注我们#
新加坡狮城椰子
视频号 | 小程序 | 公众号
关注【新加坡狮城椰子·视频号
带你了解新加坡大小新鲜事
大家赶紧先关注起来
关注【新加坡狮城椰子·小程序】
进入椰子社区
了解新加坡疫情最新消息
爆料、准证、玩乐、遛娃、交友
 

 
更多精彩文章
进入【新加坡狮城椰子公众号】看看

 
THE END
参与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匿名
全部评论
关注狮城椰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