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严重流失!新加坡为挽留她们,宣布多发两个月奖金
狮城椰子 · 2022年08月02日 13:14
阅读 549
2022年7月以来,新加坡的冠病疫情和骨痛热症病例又持续上升,这让普通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内心被蒙上了不小的阴影。
病例的增加自然会造成医院急诊室和加护病房的极端压力。虽说,按照目前的情况,医护人员还能够应付,但新加坡的护士流失率依然是近两年医疗领域要面对的最大问题。
而疲于奔命的医护人员的辛苦也被政府看在眼里,加薪继续被提上日程!
根据最新的数据,新加坡在今年前三个月的护士流失率已经高达4.4%,创下了三年来的最高!
专家分析原因后指出:一是边境管制措施放宽后,更多外籍护士辞职返乡,或选择跳槽去往薪水和发展更好的国度。
由于更多发达国家也面对护士的紧缺,有经验的护理人员可以全家移民,薪酬待遇自然也高出原来的很多!
就拿新西兰来说,他们的护士月薪已比新加坡高出了50%,而且工作时间也没有那么长,移民手续办起来更便捷。
其次,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也先后为护理人员举家移民大开绿灯,而来自于东南亚国家、在新加坡工作过的有经验护士,又特别受到青睐,这造成了新加坡在招募新护士的难度加大加深。
为了留住人才,表扬新加坡护士的勤奋工作和贡献,新加坡政府也是操碎了心!
接下来,将有超过2万5000名在公共医疗领域服务的护士,会在“2022年护士特别薪酬配套”下,获得1.7个月- 2.1个月底薪的额外薪酬。
获得政府资助的社区护理机构工作的另外2600名护士。
特别薪酬配套会根据护士在今年12月1日的底薪计算。
这包括了今年12月将发出的0.5个月常规特别薪酬和分别在明年3月和9月份两次发出的加强版特别薪酬,相等于1.2到1.6个月的底薪。
众所周知,新加坡已经提前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就算没有冠病和骨痛热血症病例不断上升的压力,对医护的需求一样会继续水涨船高。
目前新加坡政府也正致力于通过提供更加具有吸引力的配套福利条件,来吸引更多的人能加入护理团队,以期建立一个以本地护理人员为核心的团队,才能满足新加坡社会进一步的医疗需求。
为了留住现有的医护人才,提高市场竞争力,新加坡公共领域护士的底薪已经调高了5%到14%。新加坡政府是在去年的7月和今年的7月,两次分两阶段调高护士的底薪。
自2022年4月26日起,新加坡更新了安全管理措施:
仅仅要求在室内需要戴口罩,室外可戴可不戴,但政府还是鼓励使用。
如果不与他人进行身体互动并且不面向客户的区域,允许揭开口罩。
新加坡2022 年 7 月 31 日最新的疫情数据:
7月31日是星期天,一般情况下,星期天和星期一的确证病例数据都比正常数据得偏低。
综上所述,新加坡目前已经取消了之前几乎所有的防疫措施,除了需要在室内佩戴口罩,可以说:口罩和医护人员成为了最重要也是唯一的防疫措施。
七八月的新加坡,已经处于骨痛热症的高发期,每周新增病例居高不下。
根据最新的报道:上一周共有1062起新病例,比前一周多了142起。而今年上半年,骨痛热症已经夺走了九条活生生的性命。
政府面对又一热症疫情:决定本地中小学和学前教育中心共80万名学生,都会获得由国家环境局和淡马锡基金会派发的防蚊液。
截至到七月23日,已累计有2万1350起病例,远超去年全年的5258起。
面对骨痛热血症和新冠肺炎两种严重流行性传染病的夹击,经历两年多抗疫的护理人员早已经疲惫不堪,纷纷败下阵来。
新加坡的注册的护士人数去年底是4万3000人。流失的医护人员为数众多,让人堪忧…
护理人员离职的主要原因是:人手不足、病患暴增造成忙碌压力,和担心感染的巨大心理恐慌。。。
另外,由于工作时间轴长,薪水相对又不高,人手不足经常要加班,就算放假在家,还会被电召回医院待命。
这让新加坡众多护理人员感到心力交瘁,尤其是需要照顾家庭的中年人。
外籍护士由于疫情,长期无法放假回国,又触发了去年的一波离职潮,共有1500名医护人员辞职,其中外籍医护人员占三分之一。
面对传染病前线工作人员,不但要面对感染疾病的风险,一些岗位还免不了要把屎把尿。
新加坡是老龄化社会,对护理的需求早已日益增加。满意的薪金和福利配套虽是最直接有效的奖励,也需要与国际薪金接轨才能维持长期稳定;而护理人员短缺问题,才是真正接受考验的门槛。
椰子的小伙伴们,身边有没有医护人员的家属或者自己就是可爱的白衣天使,对政府还有什么期待都一起来留言讨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