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问题
网友吐槽:地铁两个月坏了16次,新加坡出门只能靠“神预感”了?
椰子 · 2025年09月22日 10:39
阅读 362

 

最近在相对较短的一段时间内,新加坡地铁网络竟接连发生了多达16次的各类故障和延误。

 

 

新加坡地铁故障频发

两月已有16次!

 

新加坡地铁系统近日再度陷入故障阴霾,东西线与汤申-东海岸线接连发生信号故障,导致多条线路服务中断,通勤者行程严重受阻,社交媒体上怨声载道。

 

就在本周二(9月16日)晚上,SMRT发布通告,提醒乘客东西线阿裕尼至丹那美拉站之间列车服务预计延误,建议出行时间增加20分钟。

 

数分钟后,SMRT更新消息称信号故障导致列车服务中断,受影响站点扩大至六个:丹那美拉、勿洛、景万岸、友诺士、巴耶利巴和阿裕尼。

 

SMRT依照惯例提供了免费常规巴士和接驳巴士服务。

 

 

然而,故障并未就此止步。周三(9月17日)早高峰时段,汤申-东海岸线(TEL)再度因信号故障瘫痪,兀兰北至湾站之间的服务中断长达两小时。

 

由于事发上班高峰期,数千名通勤者受到影响,通勤陷入混乱。

 

 

社交媒体上弥漫着“又来了”的无奈情绪,不少网民详细叙述了遭遇的困境。一名Facebook用户9月17日在SMRT主页留言称:

 

“对我而言简直是灾难!从未经历过这种情况,不知如何换乘。巴士挤满了人,后来连免费巴士都没了。最后决定改乘红线,现在还在去公司的地铁上。如果打车要40新元!早上6点半出门,现在9点44分还在地铁里。这时间从樟宜飞香港都到了!我必须制定个B计划,感觉故障肯定还会发生。”

 

另一名用户写道:“完全迷失了方向,没有任何明确指引说明从武吉士站到加利谷站该乘哪路巴士。打车费用竟然涨到了62新元。”

 

图源:mothership

 

Reddit论坛上,还有有用户详细记录了近期地铁故障的频率,其列表甚至未包括周三的TEL故障,可以看出,发生故障的频率相当之高,且动不动就要让人等待1个多小时之久:

 

  • 2025年7月1日:汤东线故障5小时

  • 7月3日:武吉班让轻轨故障2小时

  • 7月8日:南北线故障1小时

  • 7月19日:武吉班让轻轨故障2小时

  • 8月6日:东西线故障5小时

  • 8月12日:盛港-榜鹅轻轨故障10小时

  • 8月12日:东北线故障3小时

  • 8月15日:盛港-榜鹅轻轨故障4小时

  • 8月28日: 市区线故障1小时

  • 9月1日:环线故障1小时

  • 9月2日:南北线故障0.5小时

  • 9月10日:汤申东海岸线春叶站故障0.25小时

  • 9月10日:丹那美拉-樟宜机场段故障0.25小时

  • 9月13日:榜鹅轻轨故障3小时

  • 9月14日:南北线故障1小时

  • 9月16日:东西线故障(至运营结束)

 

 

新加坡地铁故障频发

老旧系统和服役列车是主因?

 

事实上,不仅是最近一段时间,新加坡地铁存在的一些问题,早在去年就开始有征兆了。

 

去年9月25日下午,新加坡东西线(绿线)部分列车服务中断,导致文礼站至女皇镇站之间的列车服务停止。

 

上下班晚高峰期间,裕廊东和波那维斯达两个地铁转换站之间排起了长龙,严重影响通勤。

 

陆路交通管理局9月25日晚间于脸书发布公告表示:9月26日一整日,东西线从裕廊东到波那维斯达路段都不开放列车服务。而那段时间刚好撞上了小六会考!一大波学生有可能赶不上考试!

 

图片

图源:LTA

 

当时,有网友在社交媒体po出当时的经历:

 

“一开始不开心,没空调,在轨道上困了一个小时,然后我们这车说要下车了,大家开始激动了,纷纷拿出手机拍照视频!”

 

“走轨道了啊!!在两辆mrt之间,走去站台,好刺激!”

 

图片

图源:小红书@小红薯63694916

 

乘客本以为和以往一样很快就能解决,却没想到这俩列车在回车厂的途中再一次发生故障损坏轨道,造成了之后长时间的停运!

 

图片

图源:8视界

 

由于地铁停运发生得太突然,直至深夜都仍然有不少打工人滞留在巴士车站等待上车回家。

 

图源:小红书@一个球

 

不少乘客也想要打德士回家,但苦于车资实在太高,不得不继续在公车站等候免费接驳巴士。

 

图片

图源:8视界

 

事后,新加坡当局进行了调查和复盘,最后得出结论:罪魁祸首是一台已经运行了35年的地铁列车!

 

当时,这台由川崎重工制造、服役了35年的列车在金文泰一带发生了故障,在撤回返回车厂的途中,却发生了地铁轴箱(train axle box)脱落,导致转向架(bogie)车轮脱离运行轨,进而撞击轨道设备。

 

而损坏程度较高的是为列车提供供电的第三轨道,和更改轨道线路的转轨器。专家表示,由于“第三轨是核心系统,维修起来不仅仅是更换一条电缆这么简单,而是要更换整个部件,之后还要进行测试,确保达标之后才能让列车回复运作。”

 

图源:见水印

 

当然,其实新加坡也不是没有未雨绸缪,在2023年就开始着手购买行车并更换上去。但这一更换并不是一次性就完成的,陆交局从2018年到2020年期间,分批向法国交通运输制造商阿尔斯通(Alstom)购置共106列新列车。

 

截止到去年9月,这106列新列车已经逐步交付给新加坡了,但这些列车要经过测试,然后才能分批替换现有的老列车,每月平均会有大约2两列车逐渐替换投入使用。预计到2026年年底,才会完全替代南北与东西地铁线的第一至第三代的老旧列车。

 

来源:早报

 

另外,地铁系统线路老化,也是新加坡目前正在面临的问题之一。

 

新加坡前两条运营的地铁线东西线和南北线都是在1987年开通的,至今已有近40年。最新开放的汤申东海岸线也有5年,正是问题逐一暴露的时间点。

 

 

加上在新加坡生活的接近600万人,因为拥车证的原因几乎有一大半完全是依靠公共交通出行,因此新加坡地铁系统承担的压力越来越重也是可以预见到的。

 

图源:CNA

 

昨天,新加坡路路交通管理局和地铁运营商SMRT联合发表了一份声明,表示将成立一个由行业专家及相关部门高层领导组成的特别工作组,以寻求即时解决方案,提升地铁系统可靠性及故障应对能力。

 

来源:海峡时报

 

地铁发生故障后

通勤者可以怎么做?

 

面对地铁故障,通勤者虽无法阻止其发生,但可通过充分准备和保持冷静来有效应对。与其依赖社交群组中流传的未经证实的“听说”消息,不如关注更可靠的实时信息渠道。

 

①加入专门群组获取最近信息

 

专注于地铁服务的即时资讯平台“SG MRT Updates”通过Telegram频道为订阅者提供故障期间的权威运营通报及替代路线建议。该平台在近期多次故障事件中展现出高效的信息整合能力,成为许多通勤者的首选资讯来源。

 

用户可通过在Telegram搜索“@sgmrt”或直接访问t.me/sgmrt订阅该频道。此外,陆交局官方APP「MyTransport」也提供实时交通动态,建议乘客同时启用这两个渠道的推送通知,以确保获取最准确的突发交通资讯。

 

 

专家建议,日常通勤应养成“三备”习惯:备用路线规划(如熟悉巴士接驳点)、备用时间(高峰时段预留15-20分钟缓冲时间)以及备用通讯渠道(保存SMRT客服热线1800-336-8900)。这些措施能有效降低故障发生时的焦虑感,提升应对效率。

 

②提前找好备用路线

 

在地铁系统突发故障时,提前保存替代交通路线已成为通勤者的重要应对策略。专家建议,智能规划替代路线比完全依赖实时导航更能有效应对突发状况。实用备选方案如下:

 

1)离线保存公交路线

 

通过MyTransport SG应用提前查询并截图保存常用路段的替代巴士路线(如东西线故障时可考虑第7、14、51号巴士作为部分路段替代)。建议至少保存2-3条不同走向的备选路线。

 

2)启用离线地图功能

 

在Google Maps或Citymapper中提前下载新加坡地铁沿线区域离线地图,确保无网络时仍能查看保存路线。

 

 

3)选择传统交通备选

 

记录常用路段上的士站位置(如索美塞站对面Orchard Exchange的士站),并保存至少两家叫车平台热线。

 

通勤者可通过陆交局官网的「Journey Planner」功能提前生成不同情景的出行方案,建议每月更新一次保存路线以应对线路调整。这种「数字应急包」的准备通常只需10分钟,但能在故障发生时显著降低焦虑感。

 

图源:海峡时报

 

如果你曾经历过地铁故障,你或许会发现最具新加坡特色的“默契时刻”:当地铁车厢在离站时轻微晃动,乘客们交换着心照不宣的眼神——那种混合着警惕、无奈甚至一丝幽默的“该不会又来了?”的表情。地铁故障已成为新加坡人独有的集体记忆,每次手机弹出故障通知时,车厢里总会响起此起彼伏的叹气声。

 

这些年,新加坡政府一直大力推广公共交通,希望减少人们开私家车的频率以达到更环保的目的。

 

然而,地铁服务也必须跟上,不是么?

THE END
参与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匿名
全部评论
关注狮城椰子
1
3